首页 >> 蒺藜属

工信部解读个人信息保护5G人工智能等行业榄绿巴豆线梗胡椒木垒黄耆铁木药用稻x

文章来源:虚拟农业网  |  2022-10-22

工信部解读个人信息保护、5G、人工智能等行业热点

3月1日,国务院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发言人田玉龙就集成电路、个人信息保护、5G、人工智能等行业热点回答了提问。

热点一: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后,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请问如何看待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肖亚庆: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改革,也是立足于当前、着眼长远的一个战略性谋划。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既是主战场、主力军,又是排头兵和第一方阵。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找准定位和着力点、突破口,加大各方面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是紧喷涂装备的投资本钱更低扣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主要聚焦一些新的领域,如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关键新材料、重大装备,还比如工业互联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和与此相关的制造环节,加快构建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络体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

二是紧扣保持完整产业链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制造业的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这是我们的重点,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的制造工艺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全面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确保不“掉链子”。

三是紧扣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立足扩大内需,中国市场非常大,潜力也很大,根据内需的需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巩固提升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制造业装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四是紧扣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链的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动、相互促进。

热点二:集成电路

:在“十四五”期间,在全球大环境变化下,中国的集成电路行业有什么具体目标或者生产规划?

田玉龙: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应该说,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现代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上是非常骄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在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企业实力稳定提高,在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上也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总的来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大企业减税力度。对于集成电路企业自获利年度开始减免企业所得税,这些政策对企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推动力。二是在基础方面进一步加强提升。集成电路涉及的基础问题比较多,有材料、工艺、设备,涉及比较长的产业链。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集成电路产业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三是集成电路产业本身也需要很好的生态环境,搭建平台,能够在产业链上形成互补、互相支撑,因此搭建平台、优化生态是非常关键的。四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全靠应用引导,汽车、工业、医疗、教育,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上经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五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还依赖于人才,所以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上,政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要加大合作。

总体来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热点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对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请问“十四五”期间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肖亚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是一次实战的压力测试。从过去的一年看,我们可以说经受住了考验,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从防疫物资来看,如初期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呼吸机,医疗用的各种药品和辅助器材,以及后来的快速复工复产,都彰显了这一点。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来我们在产业链、供应链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所以我们已经开始对41个大类的工业和细类进行认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找出空白点和弱项短板。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优势长板。总的说,要强链、补链,进一步增强我们产业链的韧性。

所谓“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我们的发展主动权。比如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链,如5G、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的完整。优化我国进口铝矿砂及其精矿5569.2万吨区域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发挥集群优势,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

所谓“补链”,就是补齐我们的短板和弱项,确保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产业技术再造工程。就是针对弱项短板比较集中的领域,通过应用牵引、整体带动、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组织攻关。另一方面,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布局了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要围绕产业创新,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地方企业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使得我们制造业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热点四:个人信息保护

:工信部认为中国科技公司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做得如何?工信部在加强数据隐私和保护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

肖亚庆: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由于改革开放,由于我们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由于我们鼓励创新,使得我们在个人信息服务应用上丰富多彩,群众生活各方面得到了很多便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监管在发展过程中,对个人信息应用的技术还有不少需要迅速提高和加强的地方。这些年我们也根据发展和安全要求加大了整治力度。去年以来,工信部对APP开展了专项整治,我们也和其他部门一起,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比如说,对大家反映的上的麦克风、里的通信地址等进行了专项整治。整治总体来讲,效果还是明显的。随着今年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还要继续延续这样的整治,把大家反映的重点领域,按照最小可用的原则来处理个人信息使用问题。

在个人信息保护过程中,对一些拒不接受整治的APP要坚决下架。同时,作为监管方面,我们也要提高技术装备能力,要能检测出信息保护的漏洞,使群众在这方面放心使用。可以说,中国政府保护个人信息的态度是坚决的,法律是不断完善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要把行动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大家不断有获得感。

热点五:工业和信息化稳定发展

:2020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1.31万亿元,当前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问工信部对今年工业经济走势有怎样的研判?并且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稳定发展?

田玉龙:2020年以来,面对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这是举世瞩目的。我国经济稳定并成为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在完善的制造体系、强大的配套能力和市场潜力下提供了有力支撑,所以2021年,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总体向好。今年工业发展当然也面临着挑战,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全球疫情走势、经济形势仍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断供、断链风险,对工业经济带来一些不确定影响,这种风险是存在的。

另外,目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一些行业企业还处于恢复期,仍存在一些经营的困难和压力。但我认为这些是在不断的恢复过程中。总的来看,经过这次抗疫大考,体现出我国在经济恢复中的优势,一方面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在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不仅对今年工作的谋篇布局,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有了总体的布局,为我们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战略牵引和引导,特别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的工作做了明确部署,马上召开的两会也要明确今年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工信部要履行职责,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到底。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刚才肖部长谈到,我们把产业链、产业基础现代化、产业基础再造作为重点来抓。二是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产业链是整个中国工业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通过强链、补链,使我们的产业链进一步升级。三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融合发展,特别是实施工业互联的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路线,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四是大力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和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六是坚定改革开放举措,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对产业国际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疫情防控物资保供方面承担着主要职责,我们在重点保供防疫物资的同时,今年重点要加强新冠疫苗生产保供工作。

最后,对于今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中长期“十四五”规划布局,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抓紧制定规划,通过规划,高水平引领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六:5G

:5G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5G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在“十四五”期间,工信部推动5G发展还有哪些重点举措?

肖亚庆:对于5G络建设,中国是布局比较早的,无论是基站的总量、络的质量以及通信装备的制造水平,可以说全球领先。

从国内看,5G络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独立组模式规模部署。我们充分发挥络切片等技术优势提供大宽带、低延时等方面的服务。用户规模也快速攀升,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2亿户。5G服务满意度,从发展的同期来看,比4G水平要高。户均移动互联接入流量较4G用户高出约50%。创新应用日益丰富,在消费领域,5G+超高清、5G+AR/VR等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像游戏娱乐、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领域都在探索和实践。教育、医疗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供服务。去年疫情防控,我们的家庭教育、智慧医疗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我们这两年“5G+工业互联”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全国在建项目超过1100个,有很多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下一步,一是在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二是深化融合应用,推动各行业技术创新。三是扩大开放合作。5G的发展包括研发、建设、应用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新的发展过程中要营造全球协作的产业生态,营造更加安全、更加开放、更加互信的发展环境,5G的创新发展成果要让全球都感受得到。对于6G,目前是处于探索阶段,我们也在和国际互动,推动共同的标准、远景的需求、技术的成熟等,我们需要和全球各国业界朋友相互交流、互相探讨,共同促进新的发展。

热点七:人工智能

:近日,工信部印发通知,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请问这些先导区将得到哪些支持?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下一步对于先导区的建设发展有什么样的计划考虑?

田玉龙: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建设先导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工信部批复创建了上海、深圳、济南-青岛三个先导示范区。主要目的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环境、数据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蹚出一些路子,摸出一些经验。这次又批了5个示范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这些先导区加起来总共8个,覆盖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先导区主要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包括示范性工作,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主要通过探索、创新和示范进一步推广。

一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我们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优化、人才队伍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能够导出一些成功经验,摸索一些成功模式。

二是强化应用牵引,加快落地应用。落地应用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因为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大数据、大市场、大应用,这些优势如何把它激发出来,通过政府、企业和业界的合作联合,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方面形成先期落地,形成一些新的增长点、新动能。

三是坚持特色开发,因地制宜发展智能经济。因为智能经济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领域,并且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是因行业、因地区、因领域的特色融合发展,所以在这方面,不同的地方先导区也摸索出了一些模式,比如上海的人工智能高地、山东的人工智能加智能制造、深圳的智能算力平台等,都已经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行业推广。

总体来看,先导区是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企业不断融合发展。我们把创新改革政策扶持作为政府的重点,推动落地应用和业态融合,尽可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从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一定能够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实验机的技能指标与配置是怎样模样的呢促进全球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安全发展。

热点八:中小企业发展

:疫情之下,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工信部都做了哪些工作?此外,“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今年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从而推动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能力?

肖亚庆: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据公布,我国现在市场主体有1.3亿个,其中8000多万个是个体工商户,企业数是4000多万个,在4000多万个企业当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所以中小企业在保市场、保就业当中是最大的主力军。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包括去年防疫期间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困难,各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扶持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去年工信部和其他部门一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简要的讲是“三道减法”“三道加法”。

“三道减法”就是做好税费、拖欠、融资成本减法。去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支持。清理拖欠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账款、没有分歧的账款超过1610亿元,都已经全部清零。金融机构、金融企业非常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去年发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08%,比去年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三道加法”,做好服务、数字化、融资规模加法。各地去年举办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种活动达到9万多场次,服务670多万次,服务的企业达到了5000多万个次,同时还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制造业双创活动,到去年培育的小巨人企业是1832家,带动了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万多家。金融机构支持的小微贷款余额超过了15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增幅是非常大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这些中小企业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小企业所在地各个地方政府出台更精准的支持政策来扶持他们的发展。

从工信部的角度,我们想主要做好中小企业发展的“321”。所谓“3”,就是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重要领域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十四五”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同时引导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2”是聚焦融资、权益保护这两个重点,追求实效,把这两个重点落实,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接,深化产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我们看到去年各个银行、金融机构做了很多努力,进一步拓宽了直接融资的渠道。

“1”是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化水平这一目标,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实际上我们过去的创新,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小企业,所以我们要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力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1800多户的基础上,在国家层面通过3~5年时间培育1万多家这样的企业,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万家和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徐恒)

工服制作
夏装女工作服
卧式手拉葫芦抗拉性能试验机
工服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