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喙棘豆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将创新大旗高高擎起7巨型毛蕨

文章来源:虚拟农业网  |  2022-07-29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将创新大旗高高擎起(7)

东移,在东部滨海盐碱地上种棉花

第一道目光锁定在东部滨海盐碱地带。

棉花是唯一既抗旱又耐盐碱的农作物,多年来,中棉所培育了多个抗旱耐盐碱的优质棉花新品种,其中中棉49因抗旱耐盐碱被列为新疆主推品种之一,在西部盐碱旱地种植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广大的盐碱地,这些耕地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却适宜种植耐盐碱的棉花品种,这样既能保持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做种植棉花,改善当地土壤条件。

西进,在新疆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棉花生产现代化程度

第二道目光锁定在新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棉田面积平均每年以15.1%的速率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的重心,2012年,新疆棉花总产已占全国棉花总量的57%。2013年8月底,李付广带领班子与职能部门成员及育种家11人对新疆棉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新疆发展战略研讨,共谋新疆发展,最终形成科研唱戏、产业搭台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新疆科研中心筹备推进工作组,统一规划新疆机构设置与工作方案。2013年底至2014年初,先后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和一师阿拉尔市签署棉花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阿拉尔综合试验站,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共同推进双方在棉花科技与生产领域的全面合作,加快棉花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应用,促进棉花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李付广更为看重的是,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适宜大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将为棉花种植从传统型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北上,让内蒙古内陆旱区遍地棉花盛开

第三道目光锁定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

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地处盐碱干旱和沙漠滩涂地区,与新疆的北疆的气候、光热资源环境类似,具有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和潜力。中棉所在当地的大面积试验种植表明,籽棉产量达到523公斤,全生育期用水量不及玉米一半,经济效益是玉米的2~2.5倍。如果能在当地建成500万亩的棉花产区,就相当于内地可以调减1000万亩棉田发展粮食生产。

在李付广展示的PPT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未来我国棉花产业的新布局: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传统棉区渐渐隐去,而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西引新疆,东连滨海,形成一个横贯我国东西的狭长的棉花产业带。这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庞大构想,如果能够实现,将对我国的耕地利用、粮食安全,以及棉花生产格局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有关的分析论证,正在加紧进行。

对于这个战略调整,李付广和中棉所的科研人员有着足够的信心。长期以来,中棉所在盐碱旱地植棉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广了矮、密、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宽膜植棉技术;大力发展了棉花膜下节水滴灌技术,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大力推广;研发了多项能够快速洗盐、增强淋盐、高效控盐的滨海盐碱地水盐调控关键技术,并集成构建了滨海盐碱地耕层高效控盐的水盐调控综合技术模式;初步完成了滨海盐碱旱地棉花轻简化、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为盐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和盐碱地植棉提供了技术思路。目前,中棉所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旱的TPS基因和EDT1基因转入棉花品种,创制了抗旱转基因棉花新材料。经全生育期连续抗旱鉴定,表明这些转基因材料的抗旱效果显著。通过科技实施,将逐步降低北方盐碱地盐渍化程度,使部分次生盐碱地得以有效改良,以提高盐碱地旱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我国有效耕地面积,为我国棉花种植区的调整提供技术和品种储备;从而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场透雨过后,位于白璧镇的中棉所棉花实验基地散发着泥土的潮湿,又到棉花的种植季节了,不久,这里的田野上又该出现中棉所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自从56年前他们在这里播下第一粒棉花种子,这样忙碌的身影就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如今,这粒种子正在我国棉区遍地开花,长久不衰。

在我们结束采访,离开中棉所的时候,回头望去,镌刻在中棉所产业大楼上的那十六个字在阳光照射下夺人眼目: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而喻树迅院士的那番话仍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中国人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也能解决自己的穿衣问题!

WDS-100试验机价格

深圳试验机WDW-5厂家

液压试验机报价

东台市试验机

万能试验机价格